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实验中医学之解剖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教学(2)

来源:解剖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2 案例教学法,助推内容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例如在向学生阐释中医脏腑与西医解剖的关系时,以“脾

2.2 案例教学法,助推内容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例如在向学生阐释中医脏腑与西医解剖的关系时,以“脾”为例子,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中医“脾”的功能、生理特点,西医“脾”的解剖位置、生理功能,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接着系统介绍“脾”的解剖位置的历代医家观点,尤其介绍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对于“脾”的位置纠正,强调中医解剖革新发展;最后通过内容的总结,揭示中医“脏腑”与西医解剖的“器官”之间的联系。此外,课程中涉及部分解剖学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如防腐固定、断面解剖等,对于学生而言,属于新的知识点,且“实验中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是辅助学生理解这些技术方法在现代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因此,我们以“腧穴解剖学”为教学案例,在介绍“腧穴解剖学”的课程意义、创立人等背景知识基础上,向学生讲解在对于某一个具体穴位的解剖定位时所采用的局部层次解剖法、断面解剖法,并以睛明穴为例子,从解剖学知识的角度来向学生揭示针刺睛明穴时应该不捻转、不提插,且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的原因。

2.3 总结归纳法,掌握课程精华

在运用启发提问法、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课程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时间,运用总结归纳法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考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总结为“121”“”,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精华。其中,“121”分别代表1个观点、2 个“最早”、1 位医家,1 个观点为:中医中的脏腑以西医中的形态解剖为基础,是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产物;2 个“最早”为:《黄帝内经》最早提到“解剖”二字、宋慈撰写的《洗冤集录》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法医专著”;1 位医家:勇于进行解剖实践的医学革新家——王清任。“”中的“1”指实验动物处死后,第一时间立即取材;“2”指必须掌握的两项解剖学技术分别为:尸体解剖技术、组织防腐固定技术;“3”指动物实验中,根据后续实验需要,将组织保存在三个地方,分别为:常温、液氮、-80℃冰箱;“4”指实验中常用的固定液为含4%甲醛(俗称10%福尔马林);“5”指解剖固定时,固定液体积必须大于组织的5 倍以上。

3 总结

综上,笔者在“实验中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科研需求为牵引,对解剖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启发提问法、案例教学法讲解课程内容,并采用归纳总结法,通过简单的数字高度概括课程的精华内容,确保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教学效果良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在向学生介绍知识理论的基础上,追踪解剖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并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前沿、热点,向学生讲解解剖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韩进,张宇燕.《实验中医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6,(26):121-122.

[2]殷子斐,张亚妮,程彬彬,等.浅谈《实验中医学》中实验动物学的教学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49-51.

[3]第二军医大学开办中医学八年制教育[J].第二课堂:高中版,2012(8):43.

[4]程慈.解剖学课程多元化教学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18-20.

[5]高也陶,潘慧巍,吴胜兵.论《黄帝内经》脏腑的实体解剖观[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4):339-342.

[6]Huangfu YR,Peng W,Guo BJ,et of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insomnia due to spleen-stomach disharmony syndrome and its influence on intestinal microbiome: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Integr Med,2019,17(3):161-166.

[7]余璇,陈凤国,赵国平.试论古代中医解剖学史[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6):502-504.

[8]方肇勤.实验中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9]郑小伟,刘涛.实验中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文章来源:《解剖学研究》 网址: http://www.jpxyjzz.cn/qikandaodu/2021/0613/518.html



上一篇:枕骨大孔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例国人正常胎儿眼睑张开时间的观察摘要

解剖学研究投稿 | 解剖学研究编辑部| 解剖学研究版面费 | 解剖学研究论文发表 | 解剖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解剖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