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基础医学论文_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来源:解剖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解剖学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标本 1.1.2 实验设备及器械 1.1.3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一般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解剖学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标本

    1.1.2 实验设备及器械

    1.1.3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术前准备

    2.1.3 手术方法

    2.1.4 术后处理

    2.1.5 皮瓣术后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1.6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一般结果

    2.2.2 典型病例

2.3 讨论

    2.3.1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远端、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3.2 大面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远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3.3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3.4 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中远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

    2.3.5 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机制

    2.3.6 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适应证

    2.3.7 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优势及不足

    2.3.8 手术注意事项和关键点

2.4 全文小结

2.5 结论

2.6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3章 综述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改良方法

3.1 传统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2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各种改良方法

    3.2.1 蒂部包含部分腓肠肌袖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2.2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超回流技术”

    3.2.3 延迟切取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2.4 保留腓肠神经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2.5 低旋转点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目的通过对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为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远端、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皮瓣蒂部旋转点下移后用于修复中远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评价其疗效和皮瓣的可靠性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1解剖学研究:通过对12例24侧(男8例,16侧;女4例,8侧)冰冻的新鲜成人下肢尸体标本的解剖,观察并记录如下指标: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的走行,腓肠神经周围营养血管的组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和腓骨短肌之间的交通联系,并记录其位置和交通血管的口径;腓骨短肌肌内的交通血管,记录其进入腓骨短肌的位置;观察供应腓骨短肌位置最低的肌支血管的来源并记录其位置和口径;在深筋膜下解剖外踝上5cm以内的区域,观察穿支血管的来源并记录离外踝最近的穿支血管的位置和口径。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临床应用研究:2017年6月~2020年7月收治小腿中远端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12例,包括女3例,男9例;年龄27~65岁,平均45.8岁。均采用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术后对患者定期随访,随访的内容为:皮瓣的成活、感觉、并发症及患肢功能等情况。结果1解剖学研究:腓肠神经走行过程中,小隐静脉在腓肠神经内侧伴行。由腘窝内、外侧皮动脉和腘窝中间皮动脉发出的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周围伴行血管组成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的近端营养血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在走行过程中有腓肠动脉穿支的加入在深筋膜层相互吻合成血管网。在远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和腓动脉发出的4~5支后外侧肌间隔穿支相互吻合,最低吻合支位于外踝上5~7cm之间。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外踝上5cm之内的主要血供来源:第一个血供来源为跟外侧动脉穿支和外踝后动脉穿支,距离外踝最近的穿支血管位置为:外踝上1.00±0.20cm,口径为:0.60±0.10mm。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第二个血供来源为:腓骨短肌的肌穿支营养血管通过腓骨短肌肌内交通血管和位置为:外踝上10.00±0.20cm,口径为:0.52±0.05mm的腓骨短肌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存在的交通联系向皮瓣供血;腓骨短肌最远端肌支营养血管位置为:外踝上2.00±0.09cm,口径为:0.89±0.06mm,为腓动脉发出,与文献中描述的在外踝上0~3cm存在一口径较大的肌支血管供应腓骨短肌相一致。腓骨短肌肌内交通血管入肌位置为:外踝上19.03±0.36cm。2临床应用: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切取皮瓣最大面积为23×8cm,最小面积为18×8cm。皮瓣的旋转点位置为:在外踝上2~7cm范围内,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相交通的腓骨短肌肌皮穿支位置为外踝上10.00±0.19cm;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出现皮瓣坏死和动静脉危象的发生。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外观满意,无明显臃肿。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定,按照踝关节Olerud和Molander评分,术前评分为:61±9.07分,术后评分为:64±8.64分,术后和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前和术后的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t=3.54,P>0.05,术前术后踝关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根据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会的评价标准,皮瓣感觉恢复至S

文章来源:《解剖学研究》 网址: http://www.jpxyjzz.cn/qikandaodu/2022/0222/742.html



上一篇:基础医学论文_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
下一篇:外科学论文_基于解剖学研究基础上的4种指动脉

解剖学研究投稿 | 解剖学研究编辑部| 解剖学研究版面费 | 解剖学研究论文发表 | 解剖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解剖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